设施数字化。充分发挥交通行业“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关键牵引作用,智能协调提高农村公路治理水平。加强设施资产等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道路病害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基本实现设施管理和维护的智能化。
创新审批服务新模式,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成立综合受理科,成为唐山市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县、区级“一窗受理”试点。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实施“前台综合验收、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前台和窗口人员专注于服务,审批人员专注于审批,减少申请材料,减少审批时间,形成无审批权,审批不与申请人见面,降低廉政风险。采用“无差别受理”的“大综合窗口”模式,扩大受理范围,将“法人事项”纳入“大综合窗口”模式,实现“法人事项无差别受理”。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发证”的综合审批服务模式,提高审批效率。
二是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实现互通互认。以区商务办公室名义制定重庆市岐江区优化商务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的通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电子税务局、社会保障在线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宣传系统、企业“网络”平台互认。进一步减少认证材料。办理业务时,可通过扫描电子营业执照获取相关主体信息,自动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减轻企业填写负担。
在这方面,上海和海南探索了一些经验。例如,上海在“一网”平台上设立了“外国服务窗口”,围绕海外人才准备、实施和发展三个阶段,将涉及风险投资和就业发展60多种服务,200多种内容逐一列出,统一互联网,并发布详细的政策指南和指导,有效提高上海外国企业和海外人士的收益和满意度。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的意见》,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设立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1000万元,努力解决企业融资瓶颈。全面落实减税政策,扎实清理民营企业拖欠账款,不断减轻企业负担。制定《陈仓区支持企业发展的奖励措施》,奖励和支持新引进企业、扩大产能企业和贡献突出的企业。做好企业人才引进、职工子女就学、住房就医等服务保障工作,吸引中高端人才服务陈仓,扎根陈仓。继续深化联合企业服务,充分发挥网络、窗口处理和企业服务的作用,全力支持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全年新增非公有制企业5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