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依托学校就业信息系统,搭建高效服务平台,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寒假期间毕业生各类就业手续正常办理,实现就业事项“一网通办”。
(4)做好记录和及时总结。就业中心应当对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进行实名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30天内登录XX数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记录。各部门应及时做好本部门的相关统计和总结工作,并分别提交相应的上级部门。
一是准确选点建站。坚持“网站依靠困难群众建设,服务遵循实际需求”,利用省就业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共享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全面安排五类困难居住分布区,通过就业大数据,准确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需求社区(村),新建标准化就业服务站。同时,结合服务站周边公共商业服务设施,扩大就业服务触角,推动有形网站到无形网站,正常就业服务到公园、超市、市场、车站,积极推广就业商店、就业小屋、就业站等创新实践,将就业服务嵌入日常生活场景,提高服务频率,提高服务效率。
2.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调查。各乡镇应按照“省就业失业和劳动就业备案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式,对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进行调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信息数据库,为春风就业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是教育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起点,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意向,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