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嘿,小李,听说你们工程学院最近在做一个招生管理系统?
小李:对啊,我们想用一个更高效的方式来管理学生的报名信息。
小明:那你们用了什么技术呢?
小李:我们选用了Python作为后端语言,结合MySQL来存储数据。
小明:听起来不错,能给我看看代码吗?
小李:当然可以,这是数据库的创建语句:
CREATE DATABASE admission_system;
USE admission_system;
CREATE TABLE student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0),
student_id VARCHAR(20),
major VARCHAR(50),
application_date DATE
);
小明:这个结构很清晰。那前端是怎么处理的?
小李:我们使用了Flask框架来搭建Web服务,然后通过REST API与前端交互。
小明: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例子?
小李:比如添加学生信息的接口: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jsonify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add_student', methods=['POST'])
def add_student():
data = request.json
name = data['name']
student_id = data['student_id']
major = data['major']
# 插入数据库逻辑...
return jsonify({"message": "Student added successfully!"})
小明:这样确实方便很多。
小李:是的,现在我们能快速查询、更新学生信息,效率提升了不少。
小明:看来你们的技术选型非常合理。
小李:谢谢!我们还在不断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