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周期间,阿里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集中组织政策进入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四”活动,面对面宣传、宣传册、“理解、计算”宣传、保险、支付、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政策意识和保险意识,有效解决困难问题。同时,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式、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服务窗口(政府大厅)进行现场咨询和服务指导;邀请企业、社会合作伙伴等社会各界代表进入各级社会保障机构、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社会银行合作网点,参观社会保障服务体验,密切了解服务流程等服务窗口。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化“管道”改革,优化商业环境,西安在市、区政府厅实施“水、电、暖”,企业用户申请正式水、电、天然气、热、外部审批事项联合打包为“一件事”,继续在水、气电环节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力时限、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高新区继续加强能源服务保障,坚持“2110”模式、“40”服务、“30”、“三省”服务,全面提高企业服务能力,缓解用户的担忧。
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响应政府民生实际工程要求,推进城市居民“一表”改造,主动向县党委、县政府报告,成立县科技局工作班,制定专项工作计划,相关单位和部门发布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促进“一表”改造有序实施。
苗鹏飞不仅是手机24小时开机的“热线” ,回答居民“一户一表”的疑惑;他仍然是坚守岗位的“铁人” , 带领团队日夜保障一线供水安全;他也是供水设施项目的“领头雁” 。2022年,苗鹏飞在保定市主城区部分城中村安置区接水工程技术服务工作中也冲到了一线。
此外,该项目还探索了“一户一案,一户一表”的管理理念。根据居民不同的装修风格,本项目制定了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施工方案。施工结束后,根据准备好的表格,由居民、监理、管理公司签字确认,形成“一户一表”,为项目后期结算奠定基础。改造完成后,项目团队逐户回访,真正做好服务工作。
2023年是上海“一网通办”改革的第五年。五年来,杨兴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积极转变服务理念,认真探索数字服务转型,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为进一步扩大“一网通办”品牌影响力,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中心自10月起开展了“一网通办”改革五周年系列宣传月。
最后一个“盒子”是虹桥镇24小时“不关门”的政府服务。居民可刷身份证或随申码进入,并办理相关服务。
2023年是上海政府服务“网络”改革五周年,市规划资源局根据市政府总体部署,继续深化“网络”改革,落实“四减”要求,围绕业务流程再造、服务模式创新、数据共享应用,不断优化企业群众经验,全面完善“互联网” 政府服务水平。
走进汽车三厂员工服务中心,便利店、“一网通办”服务台、员工活动室等服务设施齐全。退伍军人服务站的建立使该地区成为连接退伍军人和社会的桥梁。
11月底,是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保险期,也是繁忙的中心窗口,为了减少员工等待时间,中心在总服务台安排专人携手教学,向居民展示如何通过“网络”实现在线保险支付,大大方便居民,也提高了居民的体验和满意度。来办事的李阿姨感叹道:“科技改变了生活,手指一点点就完成了。”!
新成“我嘉”新成“我嘉”邻里中心位于塔城东路292号,总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可辐射周边新建、新望、嘉乐等5个村庄,覆盖人口约2.5万人,最大半径1.5公里。中心设有综合老年服务中心、日托中心、嘉年华空间、嘉年华空间、嘉年华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员工、妇女、儿童、退伍军人服务点、公共法律服务车间、便利服务点等功能区,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管理服务、企业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是“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优服”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