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江门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了与劳务出口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密切合作。从年初八开始,他们组织了几辆“暖心专车”,从崇左天等地、宁明、大新、龙州等地接送农民工返乡。目前,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组织10班(次)“暖心专车”点对点接送异地农民工,服务500人。
2022年,该中心共接待窗口业务220人次,工伤认定受理上报区局9份,为群众办理保险录入系统5322条信息,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注。对80个合格家庭发放临时救助19万元以上,对869名老年人发放152万元以上,对农村贫困支持人员发放72万元以上,最低生活津贴1万元以上。支持4家企业建立就业援助车间,吸收200多名劳动力就业人员,宣传港口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30期,共举办8场就业招聘会,在村(社区)宣传栏公布,向群众宣传招聘信息。及时更新光坡镇就业人员劳动力和转移劳动力系统数据,及时掌握光坡镇劳动人口动态。(苏 武 廖 雪)
一是建设家政服务基地,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通过国家扶贫监测信息系统和妇联深入走访调查,了解农村劳动力状况和从事家政服务的就业意愿。与省、市国内服务业协会合作,建设具有培训资质的国内龙头企业,成为国内服务培训转移就业基地,依托“省农村振兴妇女示范基地”等基地进行培训,实现就业转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基地的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提高国内服务人员的专业认同感和信心,指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国内服务领域就业。近三年来,在家政扶贫和劳务转移过程中培训了17239人。
(1)努力整合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指导一些职业实习项目的开展。在实施这些项目时,一方面要把握就业困难青年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中,我们也应该特别关注一些长期失业者,不要让他们因为失望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有关部门应对这些项目进行动态评估,以便进行灵活的调整。
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人数的44%,其中5个专业也是20xx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家认为,调整这些专业的招生结构,适当调整这些专业的学生结构,可以快速改善整体就业状况。
在招聘会上,湖滨区退伍军人事务局设立了就业政策咨询台,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帮助退伍军人及其家属了解最新的就业情况和相关政策。现场的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积极向企业推荐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退伍军人甚至出现了雇主“竞争”的情况。现场招聘单位表示:“除了勤奋等优秀品质外,许多退伍军人还接受了军队的系统培训和严格管理,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管理经验,这也是我们企业所看到的。当天的招聘会吸引了退伍军人及其家人 200多人前来申请, 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100多人。
天津北网新闻:新年伊始,工作人员创业。天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党员干部不小睡,以“一天不拖延”的精神迅速投入工作模式,第一次抓住“稳定就业”的民生活动。
网上,经过退伍军人采集系统、就业创业系统、历年教育培训台账等各种比较,在怀退伍军人就业4200余人。点对点技能培训宣传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信联络群、短信等渠道进行,鼓励退伍军人积极参加培训,推荐在驻企业就业。线下,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走访慰问,将就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宣传到人到户,全县230个村(社区)宣传1.2万余次,对有兴趣参加技能培训的退伍军人进行现场登记。同时,在退伍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置政策咨询服务窗口,并配备专人负责,长期印制相关政策,定点放置,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多方位宣传。
以“数字就业、信息共享、优质服务”为目标,重点建设5-8个重点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形成平台建设示范作用;落实就业创业等扶持政策,坚持分类政策,提高劳动参与率,扩大就业规模,协调城乡就业,保持稳定的就业形势;为城乡工人提供失业保险服务,使农民工在失业后享受与城市工人相同的待遇。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
以陕西省“秦云就业”服务体系为例,通过大数据准确分析,我们以就业状态为主线,连接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劳动关系等业务场景,构建数据集成、就业肖像、相关挖掘、全链分析一键触摸数字社会服务体系,支持省、市、县各级用户以就业为主导,开展准确的动态服务。系统覆盖全省2425万工人,运营服务功能模块166个,注册企业7.7万多家,注册个人1100多万人,促进就业创业24.8万人。目前已成为陕西省重点品牌项目,被评为2021年中国就业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并作为就业创业创新成果出现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
会议指出,2022年,全系统坚持“民生第一、就业第一”的主线,始终把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就业创业取得新突破,社会保障取得新成果,人才引进和培训取得新进步,劳动关系取得新和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特色呈现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