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从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52号迁至珠市口东街12号的东城区新政府服务大厅开业运营,历时一年的建设搬迁工作正式完成。新政府服务厅的建设和搬迁是东城区委员会和区政府在深入研究、多方论证、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规划和促进南北经济平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建设搬迁旨在整体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政府资源整合,深化“一窗一网”改革,同时提高企业便利性,释放优质建筑资源,推动企业、产业、产业集聚,继续刺激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实现政府服务资源和金融主导产业双重聚集、双重改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双赢。
智能政务的关键优势是实时高效,实现各部门之间最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为此,要想真正发挥智能政务的作用,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联动集中管理一体化数据中心。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统一数据应用入口的建设,在服务中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指导意见,群众不得反复提交网络共享获得的重复使用材料;单位不得反复提供网络验证信息;网上完成的事务不需要现场处理。通过这些指导意见,保证了政府各管理部门事务的规范化、规范化。同时,建立科学的在线预审机制,鼓励推荐电子文件和电子签名的应用,促进在线政府服务建设,促进电子材料,提高事务处理效率。
(一)集中梳理解决办事堵点。重点关注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府服务,依托12345政府服务便利热线、天津在线服务大厅、政府服务“好坏评论”系统等渠道,重点梳理和解决一批业务堵塞问题,“做不到”的反映窗口和商业环境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和反馈。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抓紧梳理本区、本制度、本领域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工作堵点问题,立即纠正可以立即改正的问题;对于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2024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到2024年底,至少会出现100个典型的政府服务堵点问题。(领导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公室;责任单位: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
增量电子许可证应及时聚集和更新省级综合政府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电子许可证共享和相互认可的范围,有效减少企业群众提交材料的频率和数量。各区、县、市政府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要继续加强“X办”app的推广和使用,组织引导企业群众优先选择政府服务的“网上办”和“掌上办”,通过短信、现场提醒、宣传引导等方式,积极注册“X办”app,积极参与政务服务“好坏评”评价,对办理事项进行“一事一评”,每周积极评价1万人以上,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单位)限期整改差评,进一步增强企业群众的工作经验和便利性。
(一)批准章程。各市级社会组织修订的章程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审批后30日内报审批局批准。公司章程审批实行线上预审与线下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社会组织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服务大厅,按提示填写并提交《公司章程审批表》、《公司章程修改说明》、《公司章程》等在线预审材料。网上预审通过后,社会组织应及时打印网上申请材料原件,按表格要求签字盖章后,将原件带到市民大厅一楼B厅办理审批手续。
“这个‘企业开专窗’真的很方便,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不到两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昨天上午,李先生去荥阳市政府服务大厅办理业务。从申请到完成审核、登记、发证,整个过程不超过两个小时。拿到营业执照后,李先生高兴地说。
三是开展诚信宣传,完善体系建设。利用区政府服务大厅LED显示屏等媒体,宣传诚信教育,提高干部、窗口和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设立代理服务窗口,以诚信的态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周到的指导和热情的服务,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